关于开展2025届联合培养本科生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的通知

发布者:尹向兵发布时间:2024-10-31浏览次数:12

法律一系、信息管理系:

根据《百富论坛关于联合培养本科生毕业论文(设计)管理工作的规定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管理规定》)和《池州学院学生毕业论文(设计)管理工作的规定》等文件规定和要求,现将2025届联合培养本科生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
一、基本要求

应加强毕业论文(设计)的管理工作,成立工作领导小组,结合本系联合培养本科生具体情况,制定本系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方案,做好相关工作的组织和落实。

各相关系应启动毕业论文(设计)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动员工作,高度重视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,充分认识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的重要意义。

二、工作安排

各相关系需严格按照各阶段时间要求落实工作计划。

1.报送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方案2024117日前完成)

各相关系应成立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领导小组(以下简称“领导小组”),拟定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方案,并于117日前向教务处提交电子版及纸质版(纸质版由领导小组负责人签字盖章)工作安排提交教务处。

2.确定指导教师及毕业论文(设计)选题(20241113日前完成)

各相关系确定本届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人选,指导教师资格要求应符合《管理规定》,由领导小组审查指导教师资格,确定指导教师名单。

指导教师提交毕业论文(设计)选题方向,并由领导小组审定。

3.学生选题(20241130日前完成)

各相关系将指导老师及选题方向向学生公布,确定学生选题,学生可在选题方向范围内自行拟题,拟题由领导小组审核确认。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填写《毕业论文(设计)选题审批表》,由领导小组负责人签字,系部盖章留存备查。

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得超过5人,学生选题确认后,各相关系填写附件 2025届联合培养本科生毕业论文(设计)选题确认表,电子版及盖章纸质版报教务处备案。论文选题一旦确定将上传全国本科生毕业论文抽检信息平台,无特殊情况不允许修改。

凡申请论文替代的,严格执行《管理规定》中关于毕业论文替代相关要求。

4.开题工作(20241231日前完成)

指导教师向学生下发《毕业论文(设计)任务书》,指导学生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,完善课题研究方案,撰写《毕业论文(设计)开题报告》,各相关系组织开题论证和初期检查工作,学生《毕业论文(设计)开题报告》定稿由指导教师签名,系领导小组审定,系部留存备查。

5.论文撰写(2025317日前完成)

论文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的实验、设计、调研及结果的处理与分析等,完成毕业论文(设计)写作、进行毕业论文(设计)的审阅和修改完善,填写《毕业论文(设计)指导记录》,各相关系组织检查,检查结果留存备查。

学生论文定稿由系办进行初步查重,将查重结果反馈指导教师及学生,并报教务处备查。

6.论文评阅

学生提交毕业论文(设计)定稿,指导教师评定成绩,填写《毕业论文(设计)指导教师评语》,相关系组织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(设计)进行交叉评阅,一篇论文至少有除原指导教师外另两名教师进行评阅,填写《毕业设计(论文)评阅书》,确定评阅成绩。

7.答辩安排(2025515日前完成)

各相关系制定答辩工作实施方案,成立答辩委员会,进行答辩工作相关事项安排,答辩工作实施方案提交教务处。毕业答辩按照《管理规定》第六章的规定进行,毕业论文(设计)的答辩工作结束,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小组意见,正式给学生确定成绩和等级,填写《毕业论文(设计)答辩记录》。

如需组织二次答辩,相关系应将二次答辩组织情况及《毕业论文(设计)二次答辩记录与成绩评定表》提交教务处备案。

8.定稿与优秀论文评定(2025530日前完成)

各相关系汇总学生论文定稿及过程管理材料,填写《成绩评定表》,汇总所有毕业学生论文成绩提交教务处。

各相关系进行优秀毕业论文评选,优秀毕业论文(设计)按照不超过总人数15%

9.总结评价与归档(2025630日前完成)

各相关系就联合培养本科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做总结报告,报教务处。

1)毕业论文(设计)要严格按照学院统一的格式,规范书写、打印并装订。

毕业论文(设计)过程管理材料(包括选题审批表、开题报告、中期检查表、指导教师审阅意见、答辩记录、成绩评定等)应整理装订成册备查,材料签字栏和日期应填写完整,避免空缺。

2)各系办报送教务处材料:各专业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安排;毕业论文(设计)选题确认表;毕业论文(设计)开题报告;查重检测结果;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安排;毕业论文(设计)定稿、总评成绩登记表、成绩汇总表、优秀论文评选结果;工作总结和分析报告。

3)其他材料各相关系自行存档。

三、其他要求

1. 严格过程管理。相关专业根据《管理规定》的基本要求,结合专业特点,对毕业论文(设计)的形式、规格(论文或设计说明书的字数、图纸量、中外文资料阅读和翻译量等)、质量(难度)及进度要求做出具体规定,实时把握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的进度和质量。

1)精选导师。严格审核指导教师资格,确保指导教师数量和水平满足毕业论文(设计)教学工作需要。

2)规范指导。指导教师应重视学生文献检索和文献分析等基本功的训练,指导学生科学引用参考文献,鼓励引用近五年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;培养学生独立思考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,按论文写作规范撰写论文。严格执行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制度,学生与指导教师工作交流,原则上每个月不少于4次。

3)加强交流。定期召开工作例会,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,摸排并报告学术不端行为,分析毕业论文(设计)质量,总结经验做法。

2. 严守学术诚信。指导教师应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本科毕业论文(设计)指导工作中,引导学生严守学术诚信,杜绝毕业论文(设计)撰写中弄虚作假、抄袭等行为。

学院及池州学院使用 “维普论文检测系统” 及“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”对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进行检测,在两个系统中检测重复率均不得超过30%,检测不合格者不得参与论文答辩。经查实存在弄虚作假、抄袭剽窃行为的,按学院有关规定处理。


附件1:毕业论文(设计)时间安排和材料要求一览表

附件2:毕业论文(设计)撰写规范

附件3:毕业论文(设计)材料组成、要求及装订顺序

附件4:毕业论文(设计)过程管理材料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教务处

            20241025

  



分享到:
1